二十大已经结束,21年曾提出的“延迟退休”和“提高缴费年限”,进展怎么样了呢?
“延迟退休”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
2021年6月发布“十四五规划”的时候,就提出了大家最关心的两大问题: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职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延长至25年?
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本息余额÷计发月数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会, 保险,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给予相应的支持。
社保没缴满15年怎么办?
一、按年补缴
如果你到了退休年龄,还有几年(一般是三年)的时间才有社会保险,你可以每年补交,这样你退休时就能得到社会保险的福利。但是这种情况就必须支付滞纳金来弥补年费。
但是在补缴的时候,我们的首次入保时间是不能变的。比如说,25岁开始工作,但是,50岁才开始缴纳社保,60退休后,是不能往前补缴社保的。而如果是25岁就开始缴纳社保,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断缴,那么,是可以进行补缴的,但是补缴的年限各地规定不同。
二、延迟退休
如果你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社会保险还没有满15年时可以申请延迟退休,最多5年。
当申请延迟退休时,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支付社保。
三、一次性补缴
一次性缴满15年社保虽然方便,但对于那些按年交社保的人来说太不公平。所以在新规下,这种方式已经被取消了。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一次性缴满:
(1)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
(2)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
(3)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人员,在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
四、转为居民社保
假如距离缴满15年时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选择每年度补缴是不划算的,也可以考虑将职工社会保险变成居民社会保险。
一些地方还可以一次性补缴,但这样做一方面是处理起来麻烦,另一方面待遇也要低于职工社会保险。
五、停缴社保,取出钱来
如果你还没有交满15年,但是又不想再花钱补缴的话,那么你可以申请退保。
这样你就可以不用再继续缴纳社保了,而且之前交的钱也会退给你。
但是不太赞成大家用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有一个后果,就是退休之后,没有办法享受到医保以及养老金的福利待遇。
掌握社保缴纳相关事项
一、社保简述
社保指国家依法建立的,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建立基金,使个人在年老(退休)、患病、工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2019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全面推进两项保险合并实施。
二、社保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注:两种方式均可,全省区市范围内统一为一种核定办法)
职工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数: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的范围内进行核定。
注:以个人身份参保缴费基数的核定,根据各地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的决定》(国发[2005] 38号)的有关规定核定。
参保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的基数,以职工工资总额为基准。
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的基数,以上一年度个人月度平均工资为基准。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由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只有单位缴纳,缴费比例每个地区的规定不同,具体资讯当地人社局。
注1:下列项目作为工资总额统计,在计算缴费基数时作为依据
1、计时工资:指按照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务报酬
2、计件工资:指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等。
4、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各种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期刊:指对法定节假日和休假日工作的职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职工按规定支付的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劳动者因病、婚、丧、产假、工伤及定期休假等原因职工的工资及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
7、其他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上年工资等。
8、特殊项目构成的工资:包括《关于规范社会保险费技术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规定的应计入工资总额的项目
注2:以下17项不作为社保技术,计算缴纳基数时予以剔除
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职工保险福利费用包括医疗卫生费、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计提福利事业设施费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探亲路费、计划生育补贴、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婴幼儿补贴(即托儿补助)、独生子女牛奶补贴、独生独女费、“六一”儿童节给职工的独生子女补贴、工作服洗补费、献血员营养补助及其他保险福利费。
3、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包括:工作服、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照国务院1963年7月19日劳动部第七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砂尘作业、放射性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等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4、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5、支付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补助、误餐补助。指职工出差应购卧铺票实际改乘坐席的减价提成归自己部分;因实行住宿费包干,实际支出费用低于标准的差价归己部分。
7、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的从业人员所支出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8、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9、职工集资入股或购买企业债券后发给职工的股息分红、债券利息以及职工个人技术投入后的税前利益分配
10、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以及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
11、劳务派遣单位收取用工单位支付的人员工资以外的手续费和管理费
12、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发包费用
13、支付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14、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中净结余的现金
15、由单位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16、支付给从保安公司招用的人员的补贴
17、按照国家政策为职工建立的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其中单位按政策规定比例缴纳部分
三、企业可不交社保的10类人
1、返聘退休人员:公司与退休人员签订的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属于劳务合同,公司无需为返聘退休人员缴纳社保。
2、实习生:实习生与第三方学校还存在“归属关系”,企业聘用的实习生,属于劳务合同(实习协议),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3、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工的社保由派遣单位缴纳,用工单位无需缴纳。
4、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员工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单位应该为其缴纳工伤保险。
5、灵活就业人员(主要三种):自营劳动者、家庭帮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由废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
6、非独立劳动的兼职人员:兼职人员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均有工作单位办理,和兼职公司无关,因此无需缴纳社保。
7、停薪留职人员:若某职工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有《停薪留职协议》,那么新用人单位在招聘该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8、承包商派遣人员:这类派遣人员,因为只能与分包商签订《劳务合同》,因此,总包方派过来的人员已经与总包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与总包方存在“归属关系”,分包方不需要为期缴纳社会保险。
9、协保人员:协保人员是指,与原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保留社保关系的三方协议的下岗职工,新单位招聘协保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10、个体户外包企业业务:将生产线上的员工,以组为单位成立个体户,员工工资转为了个体户经营所得,而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无需为其缴纳社保。
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2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失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 60号)
本文来源:财务第一教室,税务大讲堂,梅松讲税,税务师,税台,税务经理人。